在班级内部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体验和探索更加健康的心理世界的人际教育活动。处于心理与人格蓬勃发展时期的中学生更需要多开展这种健康的教育活动。当然,要想达到好的教育和指导效果,一定要了解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项和准备条件,然后才能开始找少数的学生或者同事进行预练习,再然后才可以开展正式形式的团体教育。 一、能否在无手稿或教案的情况下将规则清晰简洁地讲述给学生们? 先是练习自己讲,然后再对同事讲,看他们是否能一下就听明白;之后,找你要组织活动的年龄段的孩子听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你说的游戏规则。有些游戏规则不能单纯用语言说清楚,需要做示范,那么如何快速作好示范,教师也是要提前准备和练习的。 活动经验不丰富的教师常常会忽略讲解游戏规则的环节,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花费很长时间用于纠正规则,或是即使活动勉强进行,却因为规则不清楚而不能达到活动目的,学生也不能领会教师设计活动的意图。 (一)提倡“多玩几次就能讲清规则”有什么坏处? 根据经验,如果教师每“玩”一个新的游戏和活动,都不能很清楚地表达游戏规则,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参与度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对那些极聪明又缺乏耐性的青少年。 (二)准确简洁表达规则对有什么好处? 第一,当你这样做时,你会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会体会到准确、简洁的语言能够又好又快地让听众理解。 第二,可使活动更高效、更优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为创新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对熟悉的游戏加以改造,创造出更多样的活动。 二、是否清楚活动的内在目的? 新手教师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爱用“好玩”的游戏活动,而忽略了活动与整节课或讲座的主题是否契合。因此,要首先考虑清楚活动的目的。 理解活动的目的除了在选择游戏时用到,还体现在对每一个环节的引导中,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享和引出主题等。活动目的可以说是一个活动的灵魂,教师深刻理解活动目的,可将活动变成自己的,而不再是照本宣科。 三、是否每个活动有怎样的场地要求,是在教室、户外,还是需要在活动室进行? 如果是在教室内开展,建议所有活动都以小组的方式进行。 如果是需要在室外空地开展的,带领者应事先到室外选好场地。适合的场地标准是相对比较僻静、安全、宽敞,切不可选择在周边有上课教室、危险洼地、水塘、高坎、乱石等地方。
如果活动是在普通教室或团体活动室内进行,桌椅的摆放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下面以8个小组为例,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 四、不同的活动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所需的时间是否相同? 热身破冰类活动一般在5~10分钟内完成,达到热身目的即可,每一次班级团体心理活动课带领者都可以根据需要和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增强参与者的兴趣。 小组形成类活动一般建议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因为班级团体心理活动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且每学期每个班会进行很多次,因此建议在第一次课时专门进行小组形成,之后的活动课均采用第一次的分组,既可以节约以后上课的时间,也能不断增进小组内同学的关系。 其他活动根据使用的情境和目的的不同,有的可能需要一节课时间,有的只需要十多分钟即可完成,因此建议带领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 五、人数较多的班级规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何分组? 有些活动无须分组即可进行,不过为了便于操作及中学生团队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建议每次活动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为了节约时间,建议带领者对整个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分组一次到位,第一次分组后,一般情况下整个学期不再打乱重新分组。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分组人数也不同,除一些特殊活动外,一般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6~8人最佳。 六、活动需要准备哪些器材或活动用品? 精心准备活动器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没有相应的器材和道具,要想达到某些体验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规的班级团体心理活动最常使用到的器材有: 秒表、A4纸、彩笔、签字笔、扑克牌、N次贴、短绳(一般可用鞋带代替)、计分板、眼罩、报纸、拼图、透明胶、剪刀、小刀等。 这些器材也是易耗品,如果学校统一采购会消耗不少资源,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费与分摊的方法来解决。
一般情况下,一位团体心理辅导教师会承担多个中学生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教育内容、形式、时间等等很多方面都是专门制定的,这就要求辅导教师有清晰缜密的安排和设计,而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无法达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