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研究和实践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不少经验。台湾地区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的团体咨询先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随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扩展到各级各类学校,再到后来时,已经发展到了社区及社会服务中。在漫长是发展进程中,台湾的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萌芽生长期(1954—1967) 最早出现团体辅导是在侨生的生活辅导中。 1954年,人数骤增的返台求学侨生由于侨居地环境不同、教育水平不一,返台后出现严重的生活适应与学习方法上的困难。为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开始试行辅导工作。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定期举办辅导工作研讨会,培养咨询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选派若干教育行政人员及大中学教师赴美进修心理咨询。 1958年12月,为了推动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台湾成立了“中国辅导学会”,成为心理咨询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 1962年,台湾省教育厅与辅导学会合作,试行“中等学校辅导工作实验计划”,先后有31所大、中、小学参加。
1966年,台湾地区“行政院”成立了“青年辅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有以下政策目标:辅导青少年重视身心健全成长、辅导青少年规划终身事业发展、辅导青少年孕育文化内涵及素养、辅导青少年培养恢宏气度及国际视野、辅导青少年体验对社会的责任。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在辅导专家的建议下,成立“推广中学辅导设施委员会”,使青少年辅导工作在校园播种与发展。 二、第二阶段:体制建立期(1968—1990) 1968年,台湾地区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了推行辅导工作,台湾地区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增设“指导活动”科目,通令所有中学全面推行辅导工作,而且在中学学校行政体制中设置“指导工作推行委员会”,负责策划推行学生辅导工作。 1969年11月,台湾为了开展青少年的教育,成立了青少年辅导中心“张老师”,成为台湾地区青少年辅导工作的常设机构。 1973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了“高级中学学生评量与辅导工作实施要点”。1974年9月又颁布“高级中学辅导工作实施方案”。 1976年,颁布“大专学校设置学生心理卫生中心实施要点”;同时,还颁发了“大专学校设置学生辅导委员会暨学生辅导中学实施要点”,要求专科以上院校设置学生辅导委员会,以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并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学业等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困扰。 1975年,教育主管部门颁布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增加“国民小学辅导活动实施要领”,将“辅导活动”列入小学课程,并印制“辅导活动教师手册”,供教师使用,要求将辅导渗透到教育各环节中。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大、中、小学全面推行辅导工作,公立大专院校将学生辅导中心正式纳入编制;高中设有专职辅导人员负责辅导工作,小学普遍设有辅导室。 1984年,第一批专业培养出来的辅导主任被分配到各小学服务,使学校青少年辅导更加专业化。这一阶段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缓慢,各级学校对团体心理咨询认识尚未普及。 三、第三阶段:推动发展期(1991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学校、社会多方合作,建立全面辅导体制,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辅导。适用于青少年成长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鉴于台湾地区青少年问题行为日益严重,犯罪率日渐升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从1991年7月起,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辅导工作六年计划”。 目前,台湾地区所有的学校都有辅导机构,协助青少年解决生活、学业、交友、婚姻、择业等问题,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遍布全省的“张老师”青少年辅导中心的服务对象及辅导内容非常广泛。各社会辅导机构,如“生命线”、“儿童心理卫生中心”、“现代人力潜能升发中心”以及各大城市设立的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开展了多种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 四、关于台湾地区团体心理咨询的学术研究 陈若璋、李瑞玲曾于1987年发表“团体咨询与治疗研究的回顾评论”一文,综合分析了台湾地区15年来有关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研究文献59篇,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在学校应用最多,高达88%,其他的有精神病院、企业青年、老人等。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类型比较多,其中85%是结构式团体,具体有人际关系训练、自我肯定训练、朋辈辅导训练、学习、会心、成长、价值澄清、克服焦虑、男女社交技巧训练。团体咨询与治疗所采用的理论流派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现实疗法、沟通分析疗法、阿德勒疗法等。 团体咨询的时间相差较大,成长性团体咨询从6小时到30小时不等,治疗性团体咨询时间从45小时到137.5小时不等,其中15小时以内的占36%。团体咨询员大多是修过团体咨询相关课程及有过带领团体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社会工作者,而真正受过严格的团体咨询与治疗训练的专业人员只有四五位。
台湾的团体心理咨询从兴起发展到稳定大致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团体心理咨询辅导的形式也帮助了非常多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