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网站地图
  1. 首页 > 团体资讯 > 团体心理资讯 >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的言语技巧

时间:2017-04-05 14:37 作者: 中国团体心理网

在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如能善于应用言语技巧,将更能推动团体辅导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辅导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可使来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尊心,获得自我价值感。当然,这种肯定性反应应该是实事求是和真诚可信的,不能任意夸大,同时,强调以肯定为主,排除批评与否定。如“你想改变自己的决心很大”、“你的做法值得肯定”、“你的领悟力很强”、“我看到了你的努力”等等,下面对具体的言语技巧进行介绍。


在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如能善于应用言语技巧,将更能推动团体辅导活动的顺利开展。辅导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可使来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尊心,获得自信。
 

(一)倾听

倾听是指心理辅导教师专心地听取来访学生的诉述。倾听是辅导教师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辅导教师若能正确运用倾听的技巧,对于建立、发展辅导关系,获取相关资料,获得良好的辅导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感兴趣地听。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要从身体的姿势、表情的变化、语气语调的运用等方面传达出自己对对方的谈话很感兴趣。比如:开放而又微微前倾的身体姿势、适度的目光接触及“嗯,请继续”等言语的运用,都表达了辅导教师的倾听意愿。

其次,要善于听。特别是要会听弦外音、潜台词或隐含的意义。同时,要对来访学生的谈话内容持非评判性的态度,在听的过程中要抛开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力求全面、客观地获取来访学生提供的信息。

再次,要耐心听。对来访学生的叙述耐心倾听很不容易。因为统计表明,人的说话速度为每分钟120—180个字,而思维速度却是它的4一5倍。所以,来访学生尚未说完,辅导教师早就理解了;或者来访学生只说了几句话,辅导教师就已经知道了他要说的全部意思。此时,辅导教师思想上容易开小差,易表现出心不在焉的下意识动作和神情,甚至显得不耐烦或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以致挫伤对方的情感。因此,辅导教师的耐心倾听训练非常重要,应视为听的一项基本功。

最后,要有反馈。在听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做出言语和非言语的反应。比如,“嗯”、“噢”、“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

(二)询问

询问及其作用

询问,是指辅导教师为了帮助来访学生有更多的内心表露,在必要的情况下,围绕着来访学生的核心问题和辅导目标,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来问来访学生。询问是积极倾听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引导、沟通和探究的基本手段。运用询问技巧可以使辅导教师更好地帮助来访学生解说自己内心的本意、拓展谈话主题,并且检视自己的反应模式与内心感受。

一般来说,团体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采用的询问类型主要有封闭式询问和开放性询问两种,它们各有不同的形式和特征。

封闭式询问

这类询问的特征是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比如你认为自己根本无法与同学沟通吗?”、“你认为你妈妈管你管得太紧吗?”等等。

这种询问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当来访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还可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不过,辅导教师对封闭式问题的采用要适当。所谓适当就是不要过多地采用这类问题,而仅在必要时应用。因为若过多地使用封闭式询问,会使来访学生陷入被动回答之中,其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使之沉默甚至有压抑和被审问一样的感觉。晤谈应使来访者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而封闭式询问则剥夺了来访者这种机会®。因此,咨询中,通常把封闭式询问与开放式询问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开放式询问

这类问题的特征是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来访学生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如:“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为什么这件事情会使你如此难过?”等等。

虽然开放式询问给来访学生的回答以较大的自由方式,可能会得到不同来访学生千百种不同的答复,但开放式询问的目标始终趋向于来访学生问题的特殊性。通过开放式询问,实际上辅导教师非常可能获得对来访学生问题的一般性了解,掌握与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以及根据来访学生的情绪反应和看法进行推理。

使用开放式询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上,离开了这一点,就可能使来访学生产生一种被审问、被窥探、被剖析的感觉,从而产生阻抗情绪。同一句话,因辅导关系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些询问尤其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询问的语气语调,不能轻浮,不能咄咄逼人或指责,尤其是涉及一些敏感的隐私问题。询问是辅导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窥探隐私的欲望。

(三)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辅导教师把来访学生的主要访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学生。

内容反应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可以让来访学生了解辅导教师已经听懂了他传递的信息;二是可以帮助来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鼓励他(她)对一些关键想法或事实作进一步的阐释,从而深化晤谈的内容;三是可以帮助辅导教师检査自己是否正确无误地听懂了来访学生讲述的内容。

内容反应的应用

布拉默提出释义(内容反应)要掌握三点要领:①听取当事人的基本意思;②提纲挈领地向当事人复述基本意思;③观察当事人的反应线索,看他(她)是否感到被准确理解了。辅导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选择来访学生言谈中某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或短语来进行复述。内容反应通常采用“你说……是这样吗?”“你的主要意思是……是吗?”的形式,主语一般都是用“你”,句末多是问句。以下试举一例,来说明内容反应的实际应用。

辅导教师:我想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你的主要意思是希望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让别人都觉得自己挺聪明、挺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

来访学生:嗯,差不多吧,我什么都想做得十全十美。

(四)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不同于内容反应。内容反应着重反馈来访学生的言谈内容、思想、观点和行为,而情感反应则着重反馈来访学生所透露出来的情绪信息。其基本作用是协助来访学生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更真切地体验和确认它们,在意识水平上了解它们。此外,情绪往往是思想的外露,通过来访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还可以帮助辅导教师了解来访学生的思想、态度等。

辅导教师:你对妈妈的表现感到难堪,她的举止很不雅,但……她又是你妈妈。

在运用情感反应这一技巧时,对辅导教师有如下要求:一是辅导教师自身具备对人类丰富情感的良好认识,并且能够较准确地定义某些常见的情绪、情感,如忧伤、悲哀、愉快、痛苦、难过、迷茫、孤独、愤怒等等。二是辅导教师要具有从来访学生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线索当中找出其所隐藏的情绪体验的能力。能做到这一点,来访学生会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从而有助于晤谈的顺利进行。

(五)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和重复技术是指辅导教师直接地重复来访学生的话或通过一些短语复述来访学生谈话中的关键词,或借助于语气词和表情动作来表达对来访学生诉述的兴趣、重视或接受,给来访学生以心理支持,强化其诉述动机。如语气词可以用“嗯”、“嗯哼”、“噢”等;短语可以用“对”、“是这样”、“后来呢”、“请接着讲”等;表情动作可用微笑、点头、注视等;对关键词的复述则要根据来访学生诉述的内容具体而定。

鼓励和重复技术是最简单的技巧之一,可能因为简单,所以常常被认为是细枝末节而予以忽视。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教师得以进入来访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被研究者们认为是成功的辅导者所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鼓励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它能使来访学生了解到辅导教师在认真地听他讲话,并希望他继续讲下去。同时,鼓励对话题有强烈的选择作用。任何的鼓励都是对来访学生言语行为的一种强化,选择哪一个方面做出鼓励反应,就可以使哪一方面诉述内容更深入地发展。特别是来访学生说了自己的一大堆困惑时,鼓励的选择性功能就更加突出。

情感反应通常采用“你感到……?”“你觉得……是这样吗?”的句式,主语用“你”,句末往往采用问句,以便于核对。在实际辅导过程中,情感反应往往与内容反应结合起来使用,这是因为情绪往往是思想的结果。对此,辅导教师往往采用“你感到……是因为……”的句式,同时反馈来访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思想。

(六)具体化

具体化指辅导教师协助来访学生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不少来访学生常常说不清他(她)所要表达的事情和情绪。他们的言语有时候会含糊不清,有时又过于笼统、抽象,辅导教师此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搞清楚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和他(她)的问题。例如:

来访学生:我的同桌可恶极了!他简直不可救药了!我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辅导教师:你能告诉我你同桌有些什么具体表现吗?

来访学生前来咨询时,在具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有问题模糊、过分概括化以及概念不清等。

问题模糊是指来访学生在介绍问题时,往往使用一些含糊的、很大很普遍的字眼,比如“我什么都学不会”等等。对于这类问题,辅导教师可借用这个开放式的问题:“你能给我举些具体的例子吗”来使问题得以澄清。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如来访学生把个别事件上升为普遍性结论。对于这样的不合理观念,辅导教师可协助其予以澄清。例如:

辅导教师:你说班上同学们对你不好,是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你能给我举些例子吗?

概念不清是指来访学生有时对某种事件、某种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甚至是自行认定。如一位来访学生特别爱动、动作过多便认为自己是儿童多动症等。此时,辅导教师应帮助来访学生弄清概念,这样才有利于彼此间的沟通和辅导的深入。

对于一些说话含混不清、思维紊乱的来访学生,辅导教师也需要给予具体化的整理,比如从具体的时间、具体的环境、具体的感受、具体的行为反应和具体的期望等方面去帮助其理清头绪、澄清问题。

(七)参与性概述

参与性概述是指辅导教师把来访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来访学生表达出来。参与性概述可用于一次晤谈结束前,可用于一阶段完成时,也可用于一般情况下。只要认为对来访学生所说的某一内容已基本清楚就可作一小结性的概述。它像是穿珠子、梳辫子,把来访学生提供的主要信息清理成串,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参与性概述主要有以下作用:可以使来访学生产生辅导的进展感,增强对辅导晤谈的信心;可以让双方对前面的晤谈内容有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来访学生可以借此更好地认识与了解自己,辅导教师则可以使自己获取的信息条理化,找出问题的重点;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或一次谈话的结束形式,使双方有一个暂停喘息的机会。

从上述的几种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教师的言语技巧来看,了解来访学生的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听取对方谈话和记录事实材料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情感投入、澄清问题、建立关系、参与帮助的过程,这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的基础。因为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借助于辅导双方的人际互动而进行的,所以辅导双方的人际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辅导教师要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晤谈技术来引导、促进辅导双方的沟通。

(责任编辑:团体心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推荐

小学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什么特质?

小学的团体心理辅导

与其他团体辅导活动形式相比,
小学的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辅导
教师结合某一学生团体成员的特点及
需要,通过

强迫性心理障碍的团体治疗

强迫性心理障碍的团

强迫性心理障碍是危及人们心理健康的一大顽疾,其以某些想法、行为等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主观不能克制的反

心理医生角色重要:一半受访者称心理压力大时会咨询

心理医生角色重要:

当情绪低落时,有多少人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

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

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近年来在心理健康咨询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团体辅导网站地图